现代诗歌语言优美、情感丰富、形象清新,但有时也难以理解。从阅读的角度来看,“歧义”是现代诗歌最明显的特征之一。然而,无论这种歧义是出于某种特定的表达方式、诗歌的求新,还是“什么是诗?”的提出,一首好诗不仅是歧义的,而且必须是值得深读的,让读者通过感知和想象的主动参与,发现歧义的复杂诗意和丰富的意蕴。我们的“诗人读诗”栏目,每周都会邀请几位诗人深度阅读当代诗歌。这种细读不仅是一种示范,更是一种邀请。读者将学到一些欣赏现代诗歌的方式和自由,然后就可以开始对现代诗歌的创造性阅读。第十三期,我们将邀请诗人桑克先生来让我们一起欣赏丹麦著名诗人、小说家、散文家亨里克·诺德布兰德(Henrik Nordbrand,1945-2023)的诗《科索沃战争笔记》。 2000年,他凭借诗集《梦之桥》获得斯堪的纳维亚最高文学奖——北欧理事会文学奖。 2014年,他成为丹麦文学学院院士。他的作品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出版,被公认为现代欧洲乃至世界最重要的诗人之一。本期诗歌 科索沃战争笔记 作者:Henrik Nordbrand 译者:刘向阳 地下室里什么也看不见,我意识到是因为我戴着墨镜。当我终于摘下墨镜时,我一怒之下把它们扔掉了。现在我坐在这里,戴着老花镜,所以海洋很模糊。太阳太猛烈了,我写的东西都看不清了。出于固执,我总是戴着老花镜,但没有什么能让我去寻找r 太阳镜在地下室。这是我的生活。人类的生活。换句话说,战争仍在继续。对刘向阳翻译的刘易斯·格利克诗歌的诗性解读,一是因为有很多机会对其进行评论,二是因为需要优先考虑刘向阳翻译的亨里克·诺德布兰德的短诗《科索沃战争笔记》,所以没有被选为对象。您还记得科索沃战争何时爆发吗?你们中有些人可能已经忘记了。这个群体大概也包括我吧。如果我没有重读亨里克·诺德布兰德的这首诗,如果我现在寻找它并出售它,由于我的记忆丧失,我会忽略它而不会提及它。据百度百科介绍,科索沃战争“自1999年3月24日至6月10日,共持续78天”。结果,“南斯拉夫有1800多人死亡,6000多人受伤,近百万人成为难民”。根据维基百科,科索沃战争“从 1998 年 2 月 28 日持续到1999年6月11日。”大家可以自己算一下总天数,结果如下。“根据2015年更新的《科索沃记忆之书》,科索沃冲突发生在1998年1月1日至2000年12月。死亡和失踪人数为13,535人……截至2019年,该书更新时,总数为13,548”一时间,这场局部战争有很多支持者和反对者。丹麦诗人亨里克·诺布兰德在一首名为《科索沃战争笔记》的短诗中写下了他对战争的态度。从表面上看,诺布兰德直接关心战争本身。他没有写战争本身,当然,他也没有写战争本身,正如爱尔兰诗人所写的那样,这是帕特里·卡瓦纳在战争的光明日子里写的。就写一下战争期间某人的日常生活吧。虽然是两种眼镜,但我总觉得诗人的态度很不一样。我认为刘向彦的中文翻译很可能就是汤姆·萨特利的翻译。就我个人而言,我认为两位译者在瓦西里·瓦西里耶维奇·韦列夏金的画作《在地下室里你什么也看不见》中完美地表达了诺布兰德对战争的态度。太黑了,但我认为如果人们摘下或扔掉太阳镜,他们会非常生气,认为这就是他们“透明”的原因。他们知道这是因为他们戴着墨镜。兰德的态度令人恼火。严厉使人生气。 “这里”在哪里?根据下面的文字,我们知道“这里”应该是海滩,而大海是什么样的?为什么“海”是“因为我带着一本书”? “老花镜。”逻辑很清楚。全诗的逻辑非常清晰。 “老花镜”应该是老花镜。像我这样近视老花的人都知道,不戴眼镜看书很难看书,但当你看远处的海洋时,却变得模糊起来。老花镜是否具有字面意义,没有任何象征意义或意义?隐喻?然而,“我”应该在阳光下戴墨镜,但我不应该戴墨镜。这是暗示还是隐喻?原因还在继续。 “我戴老花镜是因为我很固执。”但是什么力量会让我去地下室寻找“我不相信”的太阳镜呢? “我需要太阳镜,但我不想去找它们或得到它们。我躺着。这不仅仅是我的生活,而是人类的生活。全人类都躺着。真的是这样吗?或者我应该想知道为什么太阳镜总是在地下室(暂时忘记第一节)?也许正是因为这三个段落,诺布兰德得出了他令人震惊的结论。“这就是战争继续的原因。”在两只眼镜之间切换似乎有助于我们理解诺布兰德的生活对战争的态度,更要理解他关于战争继续的原因的论证逻辑,这样的讨论过程每天都在发生,而且隐喻也比比皆是。有点深刻的是,如果他们不这样做,他们就不会参加战争。相关书籍:《莱斯博斯岛的玫瑰》译者:刘向阳版本:广西人民出版社。 2023年10月上期回顾 作者/编辑:三科/张进 校对:沉璐/赵琳